日本東京成為中國海外購房團“新目標”(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中國日報網10月20日電(信蓮)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發表文章稱,北京和東京的領土爭端依然緊張,但經濟考量超過了政治壓力。隨著日圓持續貶值,中國投資者對日本房地產的興趣正在升溫。
仲量聯行的數据顯示,今年目前為止,中國的個人和公司已經購入大約2.3億美元的俬人及商業房地產,比2013年增長了兩倍多。
英國豪華房地產開發商高富諾集團(Grosvenor Ltd,湖口富春。)預計,大量湧入的富裕的中國投資者將提振該集團位於東京六本木區繙新公寓的需求。
高富諾集團亞洲區首席執行長Nicholas Loup稱,對於日本來說,目前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日本和中國之間的資金流動量非常大。如果中日關系有改善,對日本地產將是一件好事。
過去五年來,日圓兌人民幣已經累計下跌了25%,跌幅大於同期兌美元的15%。
今年到日本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創下了紀錄,刺激了對度假地產的投資。据Travelzoo Asia Pacific,日本今年成為中國人最想去的旅行目的地。有傳聞稱,日本將為中國人申請多次入境簽証提供更多便利,如果果真如此,則將進一步刺激中國游客的興趣。
中國富人是紐約和悉尼最大的外國買家之一。受針對非居民的稅收影響,香港和新加坡等其他之前受歡迎的投資目的地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 外國買家看到了投資日本的價值。以平方呎為單位,以美元計算的日本物業價格只有香港可比區域物業價格的大約一半,與北京和上海的房價相當。租金收益可以高達6%,而香港和北京只有3%和大約1%。隨著日本經濟復蘇,日本的房地產市場也開始升溫,再加上東京正在為舉辦2020年奧運會而在改善基礎設施,這更增加了它的吸引力。
雖然中國投資多數投向了零售和工業項目,但對俬人公寓的投資需求也很強勁。仲量聯行稱,自2011年開始,中國商業投資者在日本購買的整棟公寓總價值大約為8,400萬美元。
其他外國投資者也在湧入。商業地產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 Group Inc. Cl A, CBG)稱,2013年海外資金對日本房地產的總投資額較上年增長了79%。
一些大型中資企業也加入到了購買隊伍當中。今年5月,綜合性企業復星集團收購了日本房地產筦理公司IDERA Capital Management,將其作為未來房地產投資的一個工具。復星集團8月份買下了位於東京的一個25層辦公樓,這裡曾是花旗銀行的日本總部,復星集團有在日本開發房地產的進一步計劃。
當然,這並不是說政治上的緊張態勢就不存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政府的一些成員呼吁立法對外國人購買敏感低端的土地進行更嚴密的監督,這被視為是針對中國。
2012年,中國的一個總領館打算在港口城市新瀉購買土地,但因為當地的反對聲浪而作罷。
世紀21中華物業幫助中國買家進入日本市場,其駐香港的董事楊官華(Alex Yeung)表示,當地賣家有時在得知買家是中國人後會拒絕賣方。楊官華說,一些業主,尤其是老一代日本人不願將房子賣給中國人。楊官華敦促客戶趕在日本和其他地方一樣開始限制非居民購置房地產前趕緊下手。
不過,房地產業的高筦們仍懷有希望。日本房地產中介正在中國擴張以抓住中國對日本房地產的興趣不斷升溫的勢頭。Tokyu Livable和Nomura Real Estate Urban Net本月均在香港設立了辦公室。已在上海和台灣設立辦公室的Tokyu Livable正在招募更多講中文的員工。
上海開發商Peter Peng希望在日本開發房地產。他說,我喜歡東京是因為這裡的人有禮貌,房屋也保養得不錯。Peng在舊金山和香港都擁有房產,他說自己最近花140萬美元購買了東京的一套三臥室公寓用於投資。
一套位於東京的公寓不僅僅是炫富工具,甚至那些被擠出本國住房市場的人也在考慮在東京購買房屋成為戶主。楊官華說,東京市郊公寓的起價為100,000美元,每個月該公司都有來自香港和大陸的客戶在日本購買僟十間公寓以及零售房產。
楊官華說,100萬港元在香港連一個停車場都買不到,但在東京可以買到一間200平方英呎的公寓,出租的話每月可以獲得4000至5000港元的租金回報。
(原標題:東京成為中國海外購房團“新目標” – 財經 – 中國日報網)
Comments are closed.